舌尖上的秘密 By 辟谷济善践行者 | 2020年12月4日 晨起打坐,辟谷第二天,盘腿成小方块(与肩同宽),平时则达不到平行状(肉紧),辟谷期间,腹中无食,各器官安然自得,都在享受每月的休假,回到了初始原点,自然天成,经脉通达,修养生息中。 平时打坐在35分钟身体会热、会烦躁,今天无此感,静静的、淼淼的、像大漠孤烟直,像流水观溪,静而愉,闻而香,口而盈,空而满,月辟一谷不亦乐乎! 老参分享: 舌头前半部轻微舔抵上腭,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,在修道被称为“搭桥”。搭什么桥?人身有365个大穴,对应地球公转太阳一周。地球公转太阳一周是365天,易数以9为最大,以9归真,所以人身每个穴位应填满9口真气。一天十二时辰,一时辰六刻钟,每刻钟二十分钟,即每二十分钟为一座。人坐禅时,六根清静,心志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时,每一刻钟能化一口真气。当真气化生时,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时,会化成一口清而甜的津液(口水),把这口津液渡咽下去,胜过服一支人参,补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脏六腑,推动百脉千经。 打坐功夫到一种状态的时候,会从脑下垂体分泌一种甘味的液体,从头顶下来,也就是俗称的“甘露灌顶”,亦如吕纯阳诗中有云:“白云朝顶上,甘露洒须弥”表达的这个境界。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。即舌顶上腭不动,伸直舌头,将津液吮至舌根,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。这样引吞,可直接入任脉,化为阴精,是造精之捷径,健身之妙法。 如果化生的津液多,说明你这一座是有效的,如果玉液没有,说明散乱或者昏沉,没有多大效果。比如人的思想散乱一天,一天口都是干的。人睡觉睡一天,口也是干的。只有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时,真气元气才能化生。初坐禅时,未入真定前,如果心处于不散乱又不昏沉时,一刻钟能化满满一口玉液。 每次咽津时要在呼气时咽之。若在吸气时咽津,容易导致风邪人腹。 2020年4月8日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,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